2024年6月21日 星期五

[影片]逆轉90%的慢性病,關鍵就是粒線體

 看了好興奮,癌症、慢性病、精神疾病可能是粒線體代謝、產能不足產生的下游原因。那現在那麼多的過動症、自閉症、憂鬱症,也有了解方?

詢問得過脂肪肝的朋友,認為醫師說的理論符合他患病的過程。我前陣子在戶外吸到二手菸,覺得喉嚨疼痛,用這位醫師的理論來說可能是氣管的粒線體受損。以前跑步訓練後特別想要赤腳踩在草地上,原來就是用「接地」的方法維持細胞膜電位,減少粒線體的耗能。那泡熱水腳除了暖腳的功用,還有接地的功用(水是導體)?好像揭開許多表徵背後的運作模式。

訪談筆記

初日會客室 宋晏仁醫師

陳俊旭 美國自然醫學博士:美國有自然醫學的專業,可以診斷、開藥,喜歡用天然的方法。

慢性病很多時候是症狀治療,粉飾太平、無法根治。外科手術是重要的。飲食生活是根本原因。

[粒線體]

粒線體是能量工廠,將葡萄糖轉化為ATP能量。細胞凋亡跟粒線體成分有關,粒線體受傷會產生很多疾病。假設是汽車的引擎,排氣孔對內,只要消化碳水化合物就會產生自由基,很多的慢性病源自自由基傷害。

更新粒線體,逆轉90%的慢性病,包含免疫疾病、癌症、三高四高、精神疾病、神經退化(失智症、帕金森),通通是代謝疾病,粒線體出了問題。基因突變是下游原因,上游原因是粒線體失衡。是細胞能量工廠出了問題,而不是DNA出了問題。

粒線體十二大功能之一:修復DNA,關閉或開啟疾病基因。

負面情緒,或是遭受重大打擊的時候,粒線體的功能馬上下降,包括地震後PTSD。禁碳三十,改便熱量來源成酮體,吃草藥緩和神經。

[癌症]

乳癌細胞每個癌細胞上的基因突變都不一樣,每個癌細胞有上百個基因突變,基因治療遇到很大的困難。很多代謝性指標可以篩檢癌症,卻沒有很好的基因指標來篩檢癌症。化療會傷到粒線體,殺敵軍時國軍也死了,很多抗癌成功幾年後大反撲、突然死掉,就是粒線體不夠健康。

抗癌食物,對粒線體好的食物。植物裡面的多酚、生化素,就是結偶聯劑,讓粒線體工作沒那麼辛苦。透過補充營養素,讓粒線體綜合自由基的能力提升,身體全面改善,很多小毛病自己消失掉。
不要吃那麼多的精製澱粉,減少破壞,喝那麼多飲料、高糖食物,對粒線體是轟炸。糖不只對代謝有毒,對粒線體也有毒。

[精神疾病]

精神疾病在主流治療是藥物治療,常造成肥胖、代謝的併發症。也許不是併發症,而是同時發生的,甚至是代謝問題先造成精神問題。
這輩子不再進精神科,因為精神病人醫不好。尤其是有幻覺、沒有病識感的病人,用藥控制也是怪怪的,本人也很痛苦。哈佛、史丹佛2022發表重要論文,嚴重的精神分裂、憂鬱症、躁鬱症,完全症狀消失,難纏、痛苦的精神病可以根治,重點在於粒線體。
把碳水化合物降低,粒線體像油電混和車,可以燃燒葡萄糖跟脂肪(酮體),海馬迴、前額葉皮脂、邊緣系統都是精神病人很容易出問題的地方,這些構造裡的粒線體產能不足,導致功能不足、看起來像精神病人;讓這些地方產能恢復,幻覺消失、思考正常、情緒穩定。酮體可以修復粒線體,讓粒線體增生、長多一點,腦細胞不就恢復功能了?光是改變飲食比例,就可以把難纏的精神疾病一個個弄到正常。

[過敏]

從小過敏大王,台北市1974年開始,連續28年氣喘兒成長15倍,因為當時經濟起飛,開始有汙染。只要有空氣汙染,呼吸道裡的粒線體就會受損,再來一點過敏原,就發難。化學汙染環境下粒線體很容易受傷,用農藥、空氣重金屬汙染、西藥,就可以達到破壞粒線體的效果。每個過敏都有兩種根源,毒素跟過敏原;過敏原是主兇,毒素是幫凶,當幫兇有一百個,主兇有一個,案子是很大的。小時候環境有甲醛、空氣汙染,粒線體不斷被轟炸,過敏不會好,吃類固醇吃到月亮臉。

抗敏三寶:維他命C(最普通的抗氧化劑,可緩解)、益生菌(腸道菌種影響健康,好菌幫助粒線體)、魚油(Omega 3)。

[環境]

陽光空氣水:空氣汙染會直接傷到呼吸道的粒線體,就容易得到氣喘、呼吸疾病,例如台灣女性易得肺癌,是廚房油煙。

[飲食]

現代食物:精製澱粉,果糖、高油高糖。

轉化葡萄糖產生代謝物:尿酸(痛風)、乳酸()、果糖,爬山回來鐵腿是乳酸堆積,如果堆積在細胞、甚至大腦內,可能跟嚴重的精神疾病有關(躁鬱症),影響到大腦神經傳導物質。

果糖,耶魯大學的實驗,會將葡萄糖轉換為果糖,有傷害性的。很多小孩過動、精神障礙,跟過多澱粉有關連。

粒線體一旦失衡,會葡萄糖大塞車,產生一系列的病變。

吃了果糖會覺得疲憊,不但沒有產生能量,反而消耗能量,代謝產物產生尿酸,是刺激脂肪生成的信號,體脂肪過多導致胰島素阻抗,是個大循環。

糖尿病人大部分第一步就出了問題,葡萄糖進入細胞後不太能進入粒線體,都堆在糖解作用,只能產生兩個ATP。糖尿病人沒有力氣、不太能動,是因為沒辦法進入高效轉化(34個ATP),大塞車。家族有強烈的糖尿病基因,小時候吃完飯想睡覺,42歲開始有胰島素阻抗、夜盲、末梢循環傷口癒合慢、飯後打瞌睡,沒有糖尿病,但有後遺症、併發症。今年57歲,好太多了,包括頭腦運作。

飲食:減少精緻澱粉的攝取,降低粒線體製造的自由基。

疾病的成因常常是日常生活的飲食、運動、作息,現代人容易生病的原因。

太瘦、體脂肪低的人不適合生酮飲食,重病、癌末、糖尿病都不建議,有酮酸中毒的可能。

在外面吃自助餐,不碰外面的油,挑自帶油的食物,例如蔥油雞、白斬雞、控肉,肥肉是自帶的。炒青菜不點,外加的油問題非常大,沙拉油(Omega6)問題很大,甚至回鍋油的問題更大,對粒線體的傷害立竿見影。幾乎沒有澱粉。

[運動策略]

Zone2(低強度不會產生乳酸):有些像超慢跑,可以訓練粒線體的效率,美國專業運動員花80%時間在練這個,20%練習自己的專攻項目上。

高強度運度:HIT、Tabata、彈跳,增加粒線體的數目。

假設小狗拉雪橇,要增加每隻小狗的體力還是增加小狗的數量?都可以。先講結論,什麼運動都很好,只要你喜歡、可以堅持下去的運動就是最好的。

[營養補充品]

營養醫學很重要,針對性找天然的營養素,補充身體不足。身體老化後有些營養素自動下降,尤其是粒線體。以前因為肝臟第一階段解毒功能很差,喝茶晚上會睡不著,現在不會影響。

保健品:裡面有提到幾種能幫助粒線體的物質,粒線體裡的穀胱甘肽是最強的抗氧化劑(年紀越大掉越快。還以為是美白的那個)、牛磺酸等等。其實是補粒線體的Precursor前驅物NAC跟Glycine,感覺身體越來越年輕。

結偶聯劑(多酚類):鍋爐燃燒過度會失控,燃燒過度可以拿一些柴火出來,把一些電子漏出來,以電子形式呈現;例如吃完自助餐後身溫會增加、能量十足,抽血報告沒變正常,但會發熱。蜂鳥心臟跳很快,照理說很短命,卻可以活十幾年,吃花蜜,把花蜜換成糖水死得很快。花蜜不外乎多酚、植物生化素,可以活12年。超老人類粒腺體內的結偶聯劑效果比較好。

本來是寒性體質,猜結偶聯的效果比較不好,身體不能把一些能量以熱量方式呈現,跟甲狀腺也有關。植物裡的多酚會啟動身體結偶聯的效果,讓身體不會過度燃燒、自我傷害,以熱量方式呈現出來,對身體是有幫助的。

直接補穀胱甘肽會被胃酸破壞,補脂質的穀胱甘肽會造成災難。很多營養素光補它不行運用,補充前驅物可以讓身體自行合成,是最佳的狀態。NAD補不進去,無法跨越細胞膜,NAM補入跨入細胞膜變成NAD;用了兩三年很好,就是貴了點。

三種補充品:挑身體最需要的。二十年前常補充維他命C,因為很缺C的體質,結締組織很容易脆弱,熬夜幾天眼白會爆血、牙齦流血、靜脈屈張。42歲開始老化,最近逆轉老化成功,一直不斷嘗試抗老化(NAM前驅物NAC和Glycine加在一起比較好),很微妙,讓整個身體從基本面調整。


[生活策略]

活化粒線體,避開電磁波跟接地,對粒線體幫助很大;細胞膜是膜電位,掉下來會生病,掉到-20~-30會得癌症。睡眠時粒線體很努力幫助膜電位恢復,幾乎花20%的產能在維持細胞膜電位。

接地:打赤腳,潮濕的水泥地、有鋼筋的水泥、有水氣的木板、有水氣的磁磚,塑膠沒有;就算是絕緣體只要有水氣、潮濕就會變導體,沒有絕對乾燥。潮濕的沙灘、草地都可以。

穴道按摩:足三里、三陰交(台灣女性幾乎都會痛)、百匯穴、膏肓穴,阿是穴(又稱壓痛點、天應穴、不定穴)每個人都不同,那個地方的粒線體受損,會用遠紅外線燈、針灸刺激這些受損部位,相對應身體構造部位會改善。雷射針灸的效果跟針灸很類似。紅外光的腦殼雷射照光,對失智症的認知功能有很好的恢復效果,光線無法穿越腦殼,頭皮穴位可能是機制影響。按腦部穴位如果會痠,用紅外線光刺激,會改善很多精神或神經退化的疾病。

網友留言分享呼吸法

波爾效應(誘發粒線體工作、增加粒線體活性):吐完氣後,憋氣二十幾秒,撐過去,試個五輪。這種吐氣模式,讓橫隔膜上升,引發副交感神經啟動,能夠大量減壓跟減少血壓,同時會觸發體內二氧濃度升高而產生內呼吸。

重點在於呼吸的頻率模式,集中注意力在吐氣後的憋氣,跨過想換氣的衝動,注意心態要穩定。

不同的呼吸法所引發的效果不同。長吸氣或是吸氣後憋氣,會讓交感神經被激發,引發心臟跳動加快,精神集中,因此在工作或是唸書前很適合用長呼吸的模式去引發適合的狀態

冰人呼吸法(從藏傳佛教拙火法改簡化版而來)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