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0月11日 星期五

第三堂滑雪課Skiing:重建信心(10/11)

今天週五天氣也不錯,但上山滑雪的人意外的少,專車連一半都沒坐滿(前兩天都快爆滿)。


前往Cardrona雪場的路上,每天都在測試坐哪側可以拍到比較多美景XD

這種樹超像童話故事裡的樹,還有世紀帝國伐木場的樹

上山啦!


抵達雪場~


凸起來的坡道是特技坡道,給技術高超的人挑戰,偶爾看到雙板飛上天後帥氣的旋轉落地。


Novice Zone (green terrain)

第三天滑雪,不用排隊租裝備有了空擋,課前滑綠線複習暖身,蠻順的,再去找教練報導。這次團體課教練教了三個重點,一個是小腿要往前擠,一個是轉彎時視線/臉看斜前方、身體自動轉彎,而不是用全身去轉彎,很容易重心不穩。第三個是最反本能的,轉彎時身體要朝山下前側偏斜;人體本能轉彎時會想靠內側,往外偏怕會跌倒。試過幾次,我大概知道原理:身體重心偏向外側,轉彎的內側腳更容易抬起,也就更好控制內側腳轉向。



自己滑綠線,挑戰成功!



教練滑起來閑庭信步,非常輕鬆

同學好心幫我拍照,背後是皇后鎮Queenstown。

綠線旁的小小障礙挑戰,我人矮志氣高,成功滑了兩次哈哈!

發現魔毯通道隔壁又開了小條魔毯,觀察是給年齡比較小的學童搭乘的(大概五歲以下?)。很多小小孩報名教練課,也有的家長自己帶著滑。


滑行時盡量練習老師說過的要點,真的蠻難的,但有覺得自己滑的更穩了,沒那麼常噴飛出去、轉彎時內側腳卡住轉不動(圓圈弧度就會很大)。

滑了幾趟綠線,教練帶我們去體驗藍線(Real line),是相對來說難度較低的藍線,只有一段很陡,後面就是平滑賞景(沒護欄)。

課程結束後教練說我滑的很好,可以去滑藍線。我對藍線的恐懼還在,不禁問真的可以嗎?教練說可以滑綠線、藍線、綠線、藍線,交替滑。趁還有些時間,我自己再搭纜車去滑綠線,也算是驗收:沒了教練我還會滑嗎?滑起來真的比昨天順利很多,沒有再爆衝撞到跌倒,蠻滑順的滑完,驗收通過!



這條藍線後面很平順,感覺是觀景路線

藍線望見的瓦納卡Wānaka小鎮


這條纜車比較偏僻、少人乘坐,設備就比較簡陋,也沒有工作人員顧。



初學者練習的是V字形轉彎,進階者是雪板大多數時候保持平行的轉彎。
我快要能做到平行轉彎了!


下課後再自己複習、驗收一遍!

這些好像都是排隊準備滑特技路線的人

再見Cardrona!


覺得紐西蘭的牛好壯,遠看差點以為是熊XD


回旅館看見澳洲室友,忍不住跟他分享今日的學習成果,他為我高興,並詢問我雙板的體驗如何?會想嘗試單板嗎?他分享學單板的原因是覺得雙板一直重複同樣的動作(左滑、右滑)很無聊,單板有不同變化有趣多了。

我第一堂課看見學單板的人一直摔,覺得雙板很讚,至少屁股不那麼疼。結果到了山上我就開始羨慕滑單板的人,一招走天下!雙板一開始學習容易,但是隨著坡度提升,技巧也要跟著提升,難度是隨坡度而遞增的。單板雖然一開始學習困難,但學會後不管什麼坡度都可以使用同樣的招式,招式不受坡度影響。




澳洲室友說雙板可能有機會在三天內學會(像我這樣的運動好手),但單板至少要一週。我也不後悔,能在雪季結束前把雙板學到基本程度就很滿意了,如果學單板的話可能還一直待在新手區,雪季就結束了。但未來要是有機會,把雙板學到一定程度後,會想要接觸單板。剛開始看到單板我就在想很像雪上衝浪?還不用去找浪頭、趁機上浪,方便許多,有些心癢癢。後來看見單板在玩很多特殊設施,覺得根本和滑板的奧運賽模式一樣,兩個不知道是誰學誰,但大家都好興奮的抱著單板爬上去排隊,就覺得很有趣。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