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2月24日 星期日

西方的戀愛觀念

雖然沒認識多少外國人,但我認識的華人朋友們,跟我分享了許多當地人談戀愛的經驗。我覺得東西方觀念差異挺大的,樣本數也可能有偏誤(大多集中在會使用交友軟體的人群上),僅供參考,不負任何責任哈!

1.男女朋友的認定:

約會聊天、試車都很常見,覺得相處不錯的話過了一個月左右會開始提起要不要進入正式關係(男女朋友),通常是男方提起。有一方不喜歡的話見了幾次面就沒下文了。

2.交往的認定:

交往一年才算剛在一起,談不到一年的不算談戀愛,算過家家。跟東方認為在一起不論長短就是一段關係的觀念不同。交往至少三四年才考慮結婚。這方面來說也不像東方想像的速食?多方嘗試更能知道自己想要的、適合的是什麼,真的會結婚是因為愛情(但也有不少單親家庭就是了)。

3.稱讚:

很會在任何地方、小細節稱讚女性,讓女性有滿滿的自信感;跟東方常見的大男人主義、貶低、PUA不同。但相對來說,你也不能直說對方有哪裡不好(例如說鞋子不好看、哪裡醜),就算是客觀事實也一樣,會被視為不尊重。這可能是教育差異,東方社會習慣比較孩子的優劣、促進競爭,西方社會比較鼓勵孩子自由發展、不做批判。 

4.Chongo(西班牙語):

中南美洲的一種習俗(不太確定哪些區域有、哪些沒有),當外出想要親密關係又不想負責時,可以找人當Chongo,兩人有男女朋友間的互動(例如摸頭、擁抱、親吻),但沒有男女朋友的名份,因為真的當了男女朋友就要負責、不可以找別人。不想要約束時可以使用這種關係,個人覺得就像男女朋友的替代品/安慰劑,但承認人是需要親密關係的這點還挺人性化的。

p.s.問了墨西哥朋友沒聽過這個,有可能是朋友被語言學校的拉丁美洲同學開玩笑/唬爛了哈哈!

5.歐規:

基因實際有差異導致肉體緊實度略有不同。歐規車子普遍來說會比亞洲規格大些。白種人皮膚較好,不容易長草莓。

6.同居的認定:

同居是非常慎重的事,因為國外不少地區的法律表示同居也會有相關權利(同居人),所以這兒的同居基本上跟東方人的[結婚]概念一樣,不是隨便男女朋友就可以同居的。



[未來展望]

原始時代的母系社會,近代的父系社會,婚姻制度多樣化(男婚、女婚、走婚、同婚),近代主流為一夫一妻制。

婚姻制度的用意是維持社會穩定,當社會發展到不需要靠婚姻制度來維繫時,會如何發展?近代不婚的人也愈來愈多,單身比結婚好,為何還要進入婚姻中被約束?

看星界文後思考,會不會未來不再有結婚制度,只有伴侶概念,有生了小孩就雙方家族共同撫育。不過這個構想可能百年後才有機會實現,畢竟現在的制度規範還停留在百年前,制度的變遷是需要漫長時間的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